10月20日晚,我校“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2020级研究生迎新晚会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校长杨宗科、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副校长张荣刚等嘉宾出席,与研究生同学们共同欣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现场观看本次迎新晚会的还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新生代表、研究生演职人员等。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师生们用歌曲、舞蹈、传统戏曲、器乐等多种形式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送上深深的祝福,也对研究生新生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与美好的祝愿。 开场舞《我们都是追梦人》伴着青春旋律,展现了研究生同学们砥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激发起同学们对于梦想的追寻之心,带给现场观众激情昂扬的视听感受。 歌曲串烧《最初的梦想》《目不转睛》《让我留在你身边》《致姗姗来迟的你》,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响起,立刻调动起全场的热烈气氛,现场的合唱声更是将晚会带向高潮。 器乐演奏《遇见》,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感受到一份静谧与欣喜、平和与进取。 古典舞《如花似梦》与新疆舞《沙漠之花》的接连呈现,让在场师生仿佛在舞者的飘扬衣袂间往返穿越,古典之美与异域风情的精彩展现更是获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 京剧《锁麟囊》和秦腔《游园逼宫》两个传统戏曲节目让我们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奇院长为师生们带来了朗诵《青春万岁》。 钢琴独奏《克罗地亚狂想曲》,将古典与流行完美结合,时而迸发时而沉静的音乐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律动和荡涤心灵的力量,也让同学们想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冷血,让我们更珍惜今日的和平与繁荣。 独唱歌曲《my love》用优美的歌声展现了歌者对青春时代的无限神往。 琵琶演奏《十面埋伏》、古筝演奏《女儿情》,激昂与悠扬旋律的交织让人感受到民族乐曲的万千魅力。 由西法大教职工健身操协会的老师们带来的舞蹈《乘风破浪的老师们》,一出场就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欢呼,铿锵有力的节拍和整齐划一的动作也让新生们感受到我校教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校研究生合唱团带来的大合唱《那些花儿》,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青春里的那些花儿,在带队老师精确有力的指挥下,在合唱团研究生亲密无间的合作中,本场晚会意犹未尽,留下无限遐想与梦想等待同学们继续追寻。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作为新时代西法大研究生,我们大踏步走在奋进中国梦的道路上。本次迎新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我校研究生积极进取、善思善行的精神风貌,展示了西法大研究生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热情与担当。 (图文:研工部)
2020-10-2110月16日下午,由陕西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蒋毓新、省委教育工委学工部二级调研员魏星、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姚斌、长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张石磊、西安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军妮、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主任肖琼和省委教育工委学工部干部杨光组成的省委教育工委专家组来校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标准化建设进行实地验收。工作汇报会和调研反馈会先后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大会议室举行,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门诊部等相关部门及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工部部长燕福民主持。 工作汇报会上,郭武军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教学科研、宣传活动、危机防控、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建设规划等方面向专家组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就专家组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在听取工作汇报和现场质询后,专家组现场查阅了相关资料,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在随后召开的反馈会上,专家组从领导体制等八个方面对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反馈。专家组认为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能够认真落实中省相关文件要求,相关工作机制健全,制度完善,流程清晰,服务规范,危机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突出,学生反响良好。结合实地调研,专家组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郭武军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并抓紧落实整改,学校将以本次“标准化中心”验收为契机,以“示范化中心”建设为目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找准问题、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开拓工作视野、创新工作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一大助力。(供稿:学工部)
2020-10-2110月16日,浙江省2021年度定向选调生宣讲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人权研究院报告厅举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颜倩以及浙江公检法组织人事部门一行10人来校宣讲,我校200余名2021届毕业生聆听宣讲、交流咨询,精准了解定向选调生报考相关情况。 宣讲会举行之前,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与招录宣讲团进行座谈,对宣讲团一行表示热烈地欢迎与衷心地感谢,详细听取了浙江省2021年度定向选调生报考相关政策与招录岗位情况,了解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赴浙江省工作的相关情况,希望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能够与浙江省法院、检察院与公安系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和浙江法治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宣讲会上,浙江省宣讲团成员分别介绍了浙江省情、各招录单位情况以及定向选调相关政策。我校94级校友、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组织人事处处长吴伟民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工作感受。在答疑交流环节,参会毕业生就选调生报考要求、选调岗位、工作去向等问题踊跃提问,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答疑。 浙江省从2018年启动定向选调工作,我校已有19名毕业生考取。今年浙江选调生将法律专业背景的选调计划增加至125名,岗位涉及省纪委省监委和省市县三级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在面向相应层级对应选调高校的基础上,同时面向5所政法大学开展定向选调。经过前期动员和本次宣讲,我校毕业生咨询踊跃,积极报名,不少同学表示,一定珍惜机会、抢抓机遇、沉着应试,到基层服务奉献、接受磨炼,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供稿:招生就业处)
2020-10-1910月16日上午,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忠孝,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韩强一行10人来校调研交流。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张荣刚对杨忠孝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两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发展模式、学科建设等很多方面有着相同之处,双方的充分交流合作可进一步加深感情,也有利于两校事业更好的发展,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交流合作。 杨忠孝表示作为兄弟院校,双方多年来有着密切的交流,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合作,增进两校的传统友谊。 我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相关情况。华东政法大学与会人员分享了该校在相关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双方就发展中存在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020-10-19近日,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高巨会一行来校考察调研。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人事处、科研处、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商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张荣刚介绍了我校在退役军人事务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及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情况。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高巨会对学校目前针对退役军人事务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进一步加强与西北政法大学的合作,积极拓展合作空间,通过明确、落实工作目标和清单,促进相关工作进一步开展。 会前,高巨会一行还参观了学校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成果展,走访了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020-10-1910月15日上午,省档案局档案事业发展处处长王小正、省档案馆业务处副处长彭涛、省教育厅办公室调研员王瑛、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档案馆馆长张欢一行4人来我校检查指导档案工作。副校长李玉朝主持会议并作汇报。 李玉朝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档案工作领导、条件保障、制度建设、资源建设和管理、档案安全、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汇报了学校档案工作具体情况。 在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查看的基础上,检查组召开意见反馈会,对我校档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我校档案工作管理机制、硬件条件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评定我校档案工作年检结果为优良等次。 李玉朝副校长表示,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服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记录学校历史,传承学校文化,发挥着存史、资政和育人功能。学校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检查组反馈的意见,抓好问题整改,补齐工作短板,创新工作方法,在档案工作的收、管、用上持续下功夫,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水平。(供稿:党政办 摄影:朱风翔)
2020-10-16就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为努力实现我校2021届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学校招生就业处本着早着手、早启动、精细指导、稳步推进、定向发力的原则,统筹谋划、积极行动,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邀请各类优质单位到校招聘,有针对性的挑选符合毕业生需求的工作岗位,为我校毕业生争取更多优质岗位,切实帮助2021届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9月7日,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在长安校区就创中心召开了我校2020年首场秋季校园宣讲会。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十九业务遍及祖国各地及海外30余个国家,被称为“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优质的工作岗位以及多元的发展机会吸引我校100余名毕业生参加,现场有数人签约。截止10月13日,学校已针对2021届毕业生已预约或举办104场宣讲会,江苏省法院、中铁十八局、中铁建工集团、中国电建集团、海螺集团、工行陕西省分行等一批优质用人单位到校宣讲招聘。 9月25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首期“就业大巴车”发车,大巴车由招生就业处处长孙静带队,集合我校200余名毕业生赴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参加“千家单位万名学子2020年金秋招聘会”。此次招聘会汇集了北京、上海、河南等多省市地区组团的数千家用人单位,涉及金融、制造、文化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我校学子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主动了解招聘岗位,并结合自身情况投递简历,双选应聘。 9月29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首场大型双选会在长安校区天平楼广场召开。本场会议吸引参会单位130家,用人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知名律所、金融证券、民营企业、教育机构,岗位需求涵盖我校大部分专业,共吸引1000余名校内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毕业生分赴各单位招聘展台,详细了解招聘岗位、要求、待遇以及职位发展情况;各学院辅导员积极指导学生应聘,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就企业发展情况、用人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向毕业生们做着详细介绍。 10月7日,学校召开学生工作会议,会上各学院对就业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和学校相关部门对近期就业和考研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10月9日,招生就业处召集全体毕业生辅导员举办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培训会,针对2021届毕业生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政策、新举措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和部署。自九月初毕业生返校以来,招就处、学生处联合各学院已举办就业政策形势、考研形势指导、就业指导、公务员考试指导活动十三场,力求精准提升毕业生求职、考研、考公能力。 受疫情影响,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和更多不确定性,学校将积极研判应对新的就业形势,适应就业新常态;拓展就业市场,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组织专题培训等;优化就业服务,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全力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供稿:招生就业处)
2020-10-16日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培训的通知》部署安排,为全面深入推进民法典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充实培训师资力量,确保全国法院民法典学习培训活动有序开展,增强学习培训的质量效果,经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审判业务部门和各高院政治部认真遴选推荐,并报最高人民法院领导批准,确定了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学习培训师资库第二批师资名单。我校民商法学院程淑娟教授、车辉教授入选。 程淑娟,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首批长安青年学者,民商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保险法研究会理事、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车辉,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侵权责任法研究所所长、民商法学院商法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重庆、渭南、咸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莲湖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陕西省高院廉政监督员,渭南市政府、陕西省侨联法律顾问,陕西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非常任委员,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检察院专家咨询员。 (供稿:民商法学院)
2020-10-1510月13日,我校在长安校区举行2020年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开班仪式。校长杨宗科,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新入职教职工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平安主持。 杨宗科代表学校对新入职教职工表示欢迎,他以“做精神振奋的西法大人”为题,寄语新入职教职工抓住机遇、建功立业;他指出,学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新入职教职工为学校补充了年轻的新鲜血液;他希望大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承老延大优良传统和红色育人精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弘扬“西迁精神”和“胡杨精神”;全校一心,命运与共,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形成强大合力,为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贡献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李平安主持开班仪式 校领导、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明教授、教师发展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代表为新入职教职工代表佩戴校徽;刑事法学院教师王斌通、公安学院教师王伟、党政办公室周晓飞作为新入职教职工代表进行了发言。 入职仪式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明教授为新入职教职工做了题为“树立以‘立人成人’为本的大学观”的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新入职教职工还到校史馆及传统法律文化教育基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参观学习;同时,将参加为期一周,包括师德师风、政策解读、理想信念、教学实务、课程思政等内容的教育培训。(供稿:人事处 教师工作部 摄影:崔岚秀 王仕豪)
2020-10-14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和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部署,加强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进一步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学工部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体辅导员和学生观看、学习10月11日至14日《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相关报道以及《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 观看结束后,师生们反响热烈,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讨论的方式分享自身感想和体会。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秦立表示:“通过观看《焦点访谈》,深深感受到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整体良好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不利因素仍大量存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全面的国家安全观,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的保密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做一名合格的国家安全卫士。” 公安学院2018级学生李强表示:“作为一名公安学院的大学生,我们要更加比常人多一点戒备心,严格要求自己,不被间谍分子所利用,我们还要自觉践行使命担当,学好基础知识,关心关注时事,以自己的行动维护我国的安全主权和利益。” 反恐怖主义法学院2020级学生吴菁菁表示:“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保密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本领,提高能力;同时要关心国际局势、国家大事、热点时政,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与国家的同频共振。”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工部将继续以“形势与政策”课、报告会、宣讲会等为抓手,以时事热点为契机,积极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筑牢、筑实我校广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思想防线。(供稿:学工部)
2020-10-14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5月21日上午,学校邀请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主任、党建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王彦军同志作专题报告。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 王彦军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题,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背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精神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学习教育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辅导解读,报告内容丰富、阐释精准。 刘志彬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工作要求,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一体推进学查改,持续提升学的质量、加大查的力度、拓展改的成效,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全体校领导、处级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全体学员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李月胤 审核:李君)
5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艾四林应邀来校指导思政课教学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深入座谈。 在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的陪同下,艾四林现场观摩了青年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亲切交谈,随后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与教师代表开展座谈,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代表参加。 座谈会上,艾四林全面深刻地解答了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分享了思政课教学艺术和技巧。他表示,思政课教学是一门很有艺术和技巧的实践活动,一堂生动、成功的思政课不仅能使学生有很强的获得感,也能使授课教师有很明显的成就感。思政课教师要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授课能力,终身追求思政课教学的“金课”目标。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韩筱煜 审核:刘驰)
5月21日下午,学校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第一期)举行专题报告会,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作题为《锻造能堪重任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的专题辅导报告并与全体学员座谈交流。会议由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赵全宇主持。 赵万东指出,年轻干部是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学校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年轻干部加速成长、冲到一线、担当作为。他强调,年轻干部要志存高远,对人生要有目标规划,对工作要高标准要求。要提升理论素养,克服本领恐慌,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坚持与时俱进,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要加强作风锤炼,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做“敢闯敢干、善谋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型干部,不负组织重托和师生信任。要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廉洁防线,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要珍惜年华、踔厉奋发,用激情、活力和创造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8名学员代表结合本职工作和学习思考进行交流发言。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和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全体学员参加会议。 (供稿:党委组织部 撰稿:李月胤 审核:李君)
为加快推进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促进专业质量稳步提升,5月16日,我校召开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检查会,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副校长孙昊亮主持。会议邀请西北大学原副校长赖绍聪、西安科技大学原副校长王贵荣、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闫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教务处处长陈遇春、西北工业大学原政策与战略研究室主任兼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支希哲、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思锋、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庞闻、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方亭、西京学院教务处处长谢明、陕西警察学院教务处处长党德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丁卫等知名专家担任评议专家。 范九利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我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他指出,学校一流专业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学科交叉融合不足、高层次教学队伍建设不足、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度不够等,希望专家对我校一流专业建设多提宝贵意见。他要求各专业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推进专业建设高水平发展。 专家在听取各专业汇报后,就如何进一步明晰建设思路、抓住建设关键点、彰显优势特色、找准目标定位等给出了建设性意见。经专家评审,法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等3个专业评价为优秀;法学【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英语、行政管理、法学(民商法学院)、刑事科学技术、政治学与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审计学、法学【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法学(刑事法学院)、法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哲学、经济学、侦查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7专业评价为良好;新闻学、金融工程、广播电视编导、法学【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社会学、法学(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编辑出版学等8个专业评价为合格。 孙昊亮强调,一流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是学校履行育人使命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各源自始于英国1946官要深刻认识一流专业建设的战略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严格质量管控,强化结果运用。学校将根据检查结果,在专业动态调整、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予以充分考量,后续也将常态化开展专业建设检查工作,以检查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相关专业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稿:教务处 撰稿:王鹏飞 审核:李大勇)
4月28日晚,西北政法大学第二届“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西安音乐学院“艺术走边防”课题组组长张津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演讲与口才教研室主任余海龙、共青团长安区委副书记胡若楠、西安邮电大学宋佳等专家担任评委。 12名选手围绕“爱我国防”主题,结合个人经历、思考感悟,贯穿历史脉络,紧跟时代脉搏,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对于国防事业的理解与热爱,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国防精神的深刻认识。余海龙就参赛选手表现作点评指导。 经过激烈角逐,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赵佳梦、刑事法学院杜川荣获一等奖,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王麒斌、民商法学院李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张诺锡、经济学院谢雨涵荣获二等奖,民商法学院王迪、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李依哲、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苏煜航、刑事法学院吴寒宇、外国语学院刘韵涵、商学院(管理学院)何非洋荣获三等奖。 国旗护卫队演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本次演讲比赛,是我校长期重视国防教育、积极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的生动缩影,彰显了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把国防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 (供稿: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撰稿:曾杰 审核:杨明)
5月21日,2024-2025学年“西北政法大学乡村振兴励志奖学金”发放仪式在我校“双百工程”定点帮扶的山阳县山阳中学礼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山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宏波出席仪式。 张军政为获得2024-2025学年“西北政法大学乡村振兴励志奖学金”的90名山阳高中学生颁发奖学金和荣誉证书 张军政表示,学校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部署,自“双百工程”工作开展以来连续受到上级机关表彰。下一步,要深化帮扶举措,提升工作实效;校地双方要持续深化合作,结出丰硕成果。他勉励获奖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锤炼过硬本领回馈社会,并热情邀请山阳县的同学适时赴学校交流见学,亲身感受大学校园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助力他们开启人生新篇。 陈宏波衷心感谢学校在“双百工程”教育帮扶助力山阳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山阳县提供的有力帮助。希望双方在赓续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校地联动。 在“千万工程”示范村色河铺镇陆家湾村和袁家沟党性教育基地,张军政一行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和2025年“双百工程”陕西省旅游创意大赛筹备情况,并看望了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校友代表。 学校党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办、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山阳县教育和体育局、山阳中学、山阳三中、中村中学、漫川中学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和获奖学生100余人参加仪式。 (供稿:机关党委 撰稿:于文祥 审核:胡昌日)
5月20日,“AI+合规:企业智能化合规体系建设论坛暨签约仪式”在我校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陕西北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德恒(西安)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我校企业合规研究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承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孙昊亮,企业合规研究院院长付玉明,陕西北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彬,北京德恒(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何玉辉等出席。 范九利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及感谢,并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成果。他指出,与陕西北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是推进企业合规数智化的重要探索,学校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致力于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助力企业智能化合规体系建设,并对双方未来通过课程互通、人才共育、课题共研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提出美好展望。 杨彬简要介绍了陕西北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业务覆盖范围,同时强调数字化时代企业正面临着复杂的合规挑战。此次合作将整合高校智库、律所实务与企业技术的优势,通过AI赋能合规管理,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及合规服务体系搭建,促成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预防,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何玉辉表示,北京德恒(西安)律师事务所作为中国法律服务先行者,30年来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面对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合规新挑战,愿以专业为根本为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注入力量。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联合我校、陕西北佳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法律实务、学术研究和技术各自的优势,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孙昊亮与刘智刚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范九利与杨彬共同为“企业合规数字化实践基地”揭牌 杨彬为付玉明颁发“企业合规数字化业务首席专家”聘书 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企业智能化合规体系建设”展开热烈讨论。付玉明就《合规业务专题解析》作主题分享,对企业合规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进行详细的介绍,分享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并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企业合规的未来发展趋势。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杨智博 审核:孙学龙)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近日,在雁塔区“人民满意窗口”创建评选活动中,我校社区荣获雁塔区“人民满意窗口”称号。 多年来,我校社区始终秉持“服务居民、关注民生”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及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下一步,社区将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供稿:后勤保障处撰稿:闫勇审核:陈建宁)
5月9日,校长范九利、副校长马朝琦一行赴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交流,并与金华中院签署院校合作协议。金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叶向阳出席仪式,金华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彭中主持仪式。 范九利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力量。他表示,金华中院作为新时代司法改革的标杆,在党建引领、定分止争、为民司法和现代化人民法院建设等方面走在前列,特别是创新发展“龙山经验”,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金华样本。希望以此为契机,双方发挥互补优势,共同推动理论实务融合发展,围绕审判业务咨询、课题联合申报、案例库建设、实务疑难问题研讨等方面形成对接机制,合力产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院校合作标志性成果。立足时代需求,推动协同育人机制提质升级,在课程教材建设、法官进课堂、学生实习实训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共育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健全合作推进机制,开创司法部门与法学院校协作共建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法学理论和审判实践共同发展,打造院校合作典范。 叶向阳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此次合作一定能促进理论、教学与实务深度融合。他提出:一要强化共识,实现理念同频。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理念融通推进行动联通、发展贯通,在新时代法学理念和法治实践深度衔接融合中,共建法治国家、共圆法治梦想。二要强化共进,实现行动同步。系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发展机制,加强人、财、物、事一体保障,坚持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教学共研、普法共促,依托西北政法大学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国家安全法治及涉外法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强合作,以实践导向和问题引领夯实法治人才培养基础。三要强化共研,实现成果同创。优化调研沟通协作机制,整合优质调研资源,对审判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紧迫性的问题,联合开展调研,强化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在研究成果的发表、试点、落地等方面合作共促。 范九利和叶向阳见证签约,马朝琦与金华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陈岚代表校院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范九利与叶向阳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会前,范九利一行实地调研金华中院诉讼服务、多元解纷、“输氧玻璃罩”“三张清单”“三零五零”党建品牌及全域数字法院建设等工作。 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党政办(法治办) 撰稿:周晓飞 审核:蒋国纲)
运动聚合力,邻里情更浓。为大力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的传统美德,凝聚社区发展蓬勃活力,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5月9日,“凝心聚力跟党走,团结奋进谱新篇”我校2025年社区邻里体育文化节在雁塔校区运动场举行,副校长赵全宇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活动开幕。 活动当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运动场上彩旗飘扬,人潮涌动。本次活动设置垒球掷准、迷你高尔夫等十项个人项目和同心击鼓、合力建塔等四项集体项目,竞赛项目结合各年龄段的人群特点,集趣味性与竞技性为一体。八百余名离退休教职工和居民群众怀着满腔热情积极参与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助威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分工合作,维持秩序,记录分数,分发礼品,共同打造健康活力、拼搏向上的良好氛围,绘就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社区幸福生活画卷。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西北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在现场开展爱心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活动。 此次活动在丰富居民健身娱乐体育需求和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为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凝聚力、获得感和幸福感。 (供稿:后勤保障处、离退休管理处;撰稿:闫勇;审核:陈建宁)